2017年“数字经济”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政府纷纷发力数字经济建设,2018年,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,继续保持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地位,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.3万亿元,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,达到34.8%。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6.4万亿元,在GDP中占比达到7.1%,产业数字化部分规模为24.9万亿元,占GDP比重为27.6%。
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,产业数字化转型潜力巨大。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线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,无论是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、新零售,还是工业领域的工业4.0、工业互联网、CPS、智能制造等,本质上都是通过把实体世界数字化,转化为数据,再通过对承载物理世界规律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模,反馈给物理世界,提升物理世界运行效率。所以数据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,是核心生产要素,是数字化转型的主线。
要素、过程和产出的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主要内容。数字化转型贯穿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价值链全过程,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要素数字化,包括推动数字技术创新,推进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改造、培育融合型数字化人才,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掘数据这个生产要素的潜力。二是过程数字化,主要涉及研发、设计、采购、生产、销售等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升级。三是产品数字化,体现为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服务模式的数字化创新。
作为一种自动识别和近场通讯技术,传统上RFID一直作为“超级条码”使用,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,RFID技术是将实体世界数字化的重要载体,也是目前物联网领域性价比高、部署量大、应用广泛的技术,通过RFID可以将实体物理世界数据化,将各种业务的投入要素、生产过程等对象数据化,使得企业可以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,实现业务运营的可视化。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模,切实优化运作,推动生产成本降低、生产效率提升以及服务产品创新,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获得更强的竞争力。
作为国际头部拥有核心芯片技术的RFID企业,瑞章科技结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,构建从RFID芯片到中间件、再到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,并在此技术平台的支撑下,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,开发建设了新零售、智能物流、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方案,帮助客户企业实现了投入要素和生产过程的可视化,推动了客户企业的智能化运营和数字化创新,目前公司的各类解决方案已经在SanDisk、中集集团、湖南盐业等客户企业中得到了应用,有力地推动了客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,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。
上一篇:端午小长假,自驾游“遇冷”